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动态 > 调研成果
关于农牧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调研情况
作者:吴广  发布时间:2014-01-16 15:32:55 打印 字号: | |

根据省、州、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有关文件精神,确保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取得实效,按照县委的要求,1125-27日,我院一行三人深入到河西镇江仓麻村和加洛苏合村就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村概况

(一)加洛苏合村。该村现有两个社,212户,人口817人,汉族、藏族和回族各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耕地面积1275亩,以种植冬小麦和玉米为主,牛羊育肥户20多户,存栏牛200头左右,羊6000只左右,村民经济来源以务农和外出打工收入为主。有清真寺一座,藏族活动场所尕庙一处,无藏族寺院。有三村合办幼儿园一所,小学以上学生在县寄宿制学校、当车藏文中学等处学校就读。

(二)江仓麻村。该村现有四个社,273户,人口1125人,其中三个社为藏族,有藏族、回族、汉族和土族四个民族长期居住,藏族占该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耕地面积1880亩,流转承包出去约1000亩左右,冬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经济作物,村民经济来源以务农和外出打工收入为主。有清真寺一座,藏族寺院一所,常驻一名活佛和一名堪布,寺院设有经堂、僧舍,平常的香火可维持日常的开支。有三村合办幼儿园一所,小学以上学生在县寄宿制学校、当车藏文中学等处学校就读。

二、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1)成立以村委班子为核心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两村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安排计划。

2)组织全体村民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宣传教育,使各族群众认识到了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重要性,使三个离不开等的思想深入人心。

3)重视村民适用农技培训。积极推荐有文化、勤学习的村民参加县上各项技能短期培训。使村民掌握致富技能,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加大对民族政策、民族知识的宣传力度

结合新农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向村民进行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村民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及相关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民族宗教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召开组织生活会

村党支部,召开“维护稳定、反对分裂,深刻揭批达赖集团分裂势力本质”专题组织生活会,一是开展集中学习省委书记骆惠宁同志在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州委书记张文魁在州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和《贵德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意见》等藏区维稳宣传材料。二是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村两委。三是紧紧围绕组织生活会主题,进行自我深刻剖析,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四是对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四)排除化解矛盾纠纷。按照上级要求,村两委认真排除村与社、社与社、社与人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一般矛盾纠纷就地解决,不留隐患。有部分村与社的土地归属纠纷,已报镇上等待处理。

(五)对特殊人群加大帮扶力度。对村里的特困户、精神病、婚姻家庭不幸的给予照顾,让特困户、精神病和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家庭十分困难的优先享受低保救助,使他们能维持日常的最低生活标准。对刑满释放人员加强教育引导,走上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路子。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天的实地调研,发现两村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一)加洛苏合村的几点问题

一是“阳光工程”的培训时间不妥,每年培训时间安排在4-6月,而此时村中的青壮年大多数外出务工,剩下老弱妇幼,参加培训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无法起到很好的培训效果。

二是村里的引水渠年久失修,维修跟不上,现有的渠道已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三是村里水泥硬化路只有主干道铺设,而村民户与户之间没有硬化路,只有土路,遇到下雨天村民出行不便。

四是村里的冬小麦种子属贵德当地繁殖,产量不高,增收困难。

(二)江仓麻村的几点问题

一是村里以前一直坚持举办村民自编自演文艺演出,群众喜闻乐见,活跃了村里的文化生活,但由于缺资金、缺人才,无法继续办下去,希望能加大送文化下乡活动力度,增建文娱设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村民之间多交流、多沟通,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引领村民的精神生活。

二是对村委会的房间加盖一层,现有的已无法满足需求。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送科技、文化下乡力度。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统筹发展,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民除了物质生活的追求外,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农村自发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农民技能的培训,因缺资金、缺人才,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上级有关部门送科技、文化下乡,已成为当务之急村民的期盼。

(二)继续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村民们认识到民族团结给村民带来的好处,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宣传时要抓好结合,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会给村民带来比以前更多的好处,使村民能够自觉投入到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进程中来。

(三)查找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及时解决村民的合理需求。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以往惠农工作中落实不到位和存在漏洞的情况,经过有关部门查证属实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如村民反映当地冬小麦种子属贵德当地,产量不高,相关农业部门要认真分析,如可排除土壤成份的因素,可引进适合提高产量的品种,进一步提高亩产量,增加村民的收入。

(四)继续开展联点帮扶活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如火如荼的开展,但不可否认城乡仍然存在明显差距,联点帮扶活动能够加强党群关系,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强化公职人员对农村现状的理解,在工作中切实做好为民服务。

(五)加大基层法制宣传教育。针对农村家庭因婚姻破裂、子女不孝导致家庭困难、老人无人赡养等问题,村民缺乏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指导村民学法、懂法、用法,走正常的渠道申诉,保证权益不受侵犯,避免上访、上告在周围引起不良影响。

责任编辑:贵德县人民法院办公室